這是我今年兒童節幫某企業內部刊物所撰寫的一篇採訪稿節錄,我覺得這幾位受訪者實在說得太好了(當然我也覺得自己寫得真好),值得跟大家分享。


 


預約孩子的未來


 


群山鎖不住奔騰的河流
旭日也不會苦戀已走過的昨天
孩子是屬於未來的,
不應該活在成人陳舊晦暗的思想裡,
他們是生命的早晨
性情和智慧才剛剛覺醒
接受了怎樣的對待
就會有怎樣的人格發展。


----焦桐《世紀詩選》,我邂逅了一條毛毛蟲


 


 


孩子是寶,特別是現代人生得少,大多數的父母都為了給孩子「最好的」而努力。然而優於過往時代的物質與學習環境,似乎並沒有真正滿足現代孩子的需求,根據內政部兒童局、兒童福利聯盟、勵馨基金會、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兒童長久不快樂,歷年來調查不快樂指數都達86%以上,都會區更高達91%;三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想離家出走,一半以上兒童常常心事重重,有四成左右的孩子將煩惱悶在心中不願或不知道向誰傾吐,只怕說了也沒用。


孩子的身心成長令人感到憂心,該如何許孩子一個未來?怎樣的未來?


 


給孩子生活實踐的經驗


處理青少年自殺防治與情緒管理多年經驗的台北市生命線協會總幹事朱開玉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出在現代孩子缺少生活的實踐經驗。」


她表示,多數孩子都被過度照顧、寵愛、安排,因而不了解「生活」有一定的順序、不知人間的悲歡離苦、視一切為當然;父母們的出發立意良好,但觀念與方法卻造成孩子的失衡。「現代孩子不是『沒有』,而是『不足』,而挫折往往來自於不知道滿足的極限在哪裡?」


朱開玉以近日幾個新聞為例,一個二十多歲的女生,只準備了一公斤背包卻可以玩14個國家、只花費10萬元,一般人對於此新聞多看到所謂的超省錢旅遊法,但對於社會脈動敏感的輔導專家朱開玉來說,卻看到一個年輕孩子的生活實踐精神。整理一個一公斤的背包,是對生活的「需求與判斷」,行程安排是對生活的「規劃與邏輯」,要完成這個壯舉就必須「事前準備與訓練」、過程中可能遇到問題的「自我條件認知與解決方法」。反觀,如果是接受父母安排的孩子,這樣的旅程可能無法成行、孩子也難有這般的能力,更別說可以從父母安排的旅程中獲得快樂與成就感。


「愛,就跟那背包一樣,如果變成是沉重的負擔,就是礙!」他說。


 


生活的實踐經驗也來自於父母的長遠視野。


一則「阿公種樹、兒孫數鈔票」的新聞也讓朱開玉有感而發;農委會多年來推廣補助平地造林計畫,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也可帶來可觀的林木經濟效益,媒體稱此為「綠色定存單」,這幾年只要有參與的農民,兩公頃投資約五十多萬元,四十年後就能有高達四千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豐原情人谷一處休憩園區負責人陳先生,目前已經有一座價值連城的林地,他說二十年前,台灣柑桔價格正好,他爺爺因為到日本旅遊,深受日本人植樹造林的觀念與成果感動,就把十甲地中七甲地的柑桔樹砍掉,自費兩百多萬改種植深根、水土保持良好的台灣肖楠,在當時當地可造成大震撼,親友們都認為他爺爺有毛病;當年還是小學生的陳先生,每天放學後就被爺爺要求去溪邊提水、澆樹,他總是抱怨為何眼前可見的收益不要,偏偏改種樹林還要他照顧,爺爺卻說:「憨孫,這些樹木將來都是你的寶。」


雖然年紀小不懂,可是這二十多年來,台灣每逢豪雨風災、土石流造成許多災情,陳家果園與家園卻被這片樹林緊緊保護、毫髮無傷;陳家的休閒果園也因為這片林地,擁有更多的生態特色,這些爺爺與他親手照顧的樹林也讓他更了解大自然的珍貴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如今,子孫們更承受爺爺當年遠見的「綠色資產」。


朱開玉說,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投資,可有真正考量與重視未來的遠景?就拿學習才藝這項來說,有人認為要給孩子「最好」的,不管孩子喜歡與否、是否有天份,拼命強迫他們學習,事實上卻是投射自己小時後無法如願的遺憾;有人只是盲目跟隨「流行」,為了孩子可以跟別人「比較」、「競爭」、「有面子」;又如學習樂器,重視孩子的技巧、能否吹奏出艱難的曲子,卻不見得在意孩子是否了解這曲詞背後的意義、平日會不會用此才藝來抒發情緒、會不會靜心去聆聽他人的演奏、會不會轉化成對音樂的賞析。「沒有學到如何欣賞與運用、美學與陶冶素養,反而完全「工具化」了才藝本質。」


陳爺爺捨棄短利,以十分之七來造林,而現代父母在孩子身心的這片土地上,有多少比例做了防洪、水土保持的措施?有沒有開放孩子親自領略如何與環境共存的機會?還是認為大筆投資就要全面開墾、收取短期短利,卻難以抵擋一次的風災、土石流?小故事卻有著大啟發,人類必須向自然學習,也學習跟環境取得平衡。


那麼該怎麼作才能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人格養成?朱開玉認為這又是現代父母的盲點,大家一窩蜂跟隨所謂的制式定律與方法,卻忽略父母自我與孩子的本質差異;就如他們進行輔導工作時,即使雷同的個案,都不會是一樣的結果、一套方法,別人的經驗只是「參考」,別人的答案不見得就是你的答案,觀念與方向對了,自然就有你與孩子間的方法。


「教育不是「用說的道理」,不過就是生活的實踐。」


 


給孩子全方位的生活習慣


週一與周四一大早的朝會上,台北縣秀朗國小校長葉瑞芬的報告,總是一些外人聽來是綠豆芝麻的小事:告訴學生天冷要注意家中熱水器、瓦斯中毒;早晚要注意衣物的增添保暖;對師長要有禮貌、招呼問安;表揚打掃認真的孩子或是班級……,孩子回到教室後,還必須把這些內容抄寫於聯絡簿上。


「孩子尚未定性之前,就是需要不斷的、不厭其煩的叮嚀、制約與鼓勵,讓他們習慣。」葉瑞芬校長表示,所以只要當周她觀察到校園內學生的某些行為或是有相關新聞事件,她就會立刻在朝會報告提醒,或是表揚鼓勵,這就是機會教育,比說大道理更貼近孩子生活的教育訓練。


學校同時開設有品格教育課程,以圖畫、短詩、歌曲等教材,由志工媽媽利用週二晨光時間到學校教導低年級班專注、順服、誠實、守時等等主題;各年級也會設定家事能力項目,告知家長多讓孩子們練習,並由老師們各自融入美勞體育等學科當中教導,然後葉瑞芬在學期間不定期指定座號的中高年級學生到校長室進行家事檢測,依照各年級的能力訓練,有時洗米、有時縫釦子、有時演練掃地拖地的方法。「我就是要孩子們與家長知道,讀書之外,更要重視人格養成與生活能力,這才是孩子基本的競爭力。」葉瑞芬說。


此外,學校還有「閱讀護照」規定,所有學生必須讀完至少七十二本書籍、並寫閱讀心得,才能畢業,每一階段頒發閱讀小學士、小碩士與小博士的認證以玆鼓勵;同時鼓勵閱讀競賽,學期末閱讀書籍最多的學生,就能獲得校長頒發的「啄木鳥獎」。葉瑞芬校長說,知識無價,從小就要養成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即使剛開始是半強迫方式,六年的國小時間,多少都能提升孩子們的國語文能力、對文章的賞析與寫作、以及書籍當中插畫美感的培養,這都是孩子可貴的收穫。


這些都是由親師代表所組成的課程發展委員會所訂定出來的議題,只是葉瑞芬校長更強力的落實,「觀念與態度很重要,不僅是孩子、家長也須學習與認知,不要認為讀書至上、不要嫌麻煩,唯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互相配合,讓孩子基礎穩固了,良好的行為養成習慣了,所有的學習都不是問題。」


 


給孩子愛與榜樣


當我們看到一些孩子在賣場哭鬧要買玩具、到朋友家隨意翻動抽屜東西、朋友來訪不會打招呼、講話沒大沒小,都會暗自低罵:這些父母不知道怎樣教孩子的?然而當這些情況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父母的態度又有了不同的轉變回應,以各種合理化理由原諒了自己的孩子、甚者還要指責他人的不是,才會讓孩子有如此表現。


幼兒人格養成與人際關係的資深輔導員林老師說了兩個故事。


一名瑞典母親在飛機上的教育榜樣:孩子因為空姐的不小心碰觸,痛得哇哇大哭,母親沒有責罵空姐,反而先安慰孩子,等孩子情緒平穩之後,才告訴孩子:「空姐阿姨不是故意的,他也跟你道歉了,我知道你很痛,可是沒有大礙,然而因為你剛剛情緒化的哭鬧,影響了其他乘客,也讓空姐阿姨很難堪,你是不是應該向空姐阿姨說聲抱歉?」年幼的孩子照著母親的話去做,還獲得空姐給他一個小禮物,開開心心的回座位。


有些台灣的父母碰到類似的事情,可能就會先破口大罵空姐不小心,孩子得到「聲援」之後,往往會哭鬧得更厲害,然後耍賴、要求,這不經意的動作,其實已經給孩子一個濫用操弄父母支持的感受,往後孩子在處理類似的人際問題,就會比照辦理,認為有父母當靠山;或者回過頭罵孩子不小心、一點點傷痛就大哭,損傷孩子的心靈與自尊。林老師說,這位瑞典母親不僅給了孩子同理心的安慰,讓孩子的自尊受到維持,再讓他去跟空姐互動,就是培養孩子情緒管理、有溫暖、體諒他人、關懷安慰他人的身教。


另一則故事是大家很熟悉的諷刺玩笑:孩子在學校偷取同學的文具,回家後父親把他教訓了一頓說:「我從公司拿回來的還不夠你用嗎?為何要偷別人的文具?」林老師舉例說,我們總要孩子學會謙讓,可是這麼抽象的名詞,孩子很難領悟,卻從父母開車搶快、不禮讓行人,或是看著父母在賣場為了搶贈品而跟人爭奪、口出惡言,得到負面訊息;要孩子懂倫理、重規矩,但是在餐桌上,卻放任孩子搶食、碗盤內挑翻食物、不尊重長輩、不懂招呼;這就是父母說一套、作一套,誤導混淆孩子的價值觀。


再看著新聞,國中小孩子偷搶、自殺、性侵害等,林老師認為這些都是少數個案,卻也是警訊,可以發現這些社會案件的孩子多半來自問題家庭;但問題家庭不在於經濟條件,而在於「愛」,不也有許多貧困的孩子,六歲就懂得照顧弟妹、國小生努力用功回報撿破爛的祖母養育之恩?「孩子就是一塊海綿,給什麼就吸收什麼,」林老師說:「大人往往用成人的想法去複雜化了孩子的單純。」別看現在孩子營養好、個頭大,其實尚未成熟的孩子,心理發展仍趕不上生理的發育,如何讓孩子不會有脫序的行為,就端賴父母的注意關心與正確價值觀的建立。


林老師引用了德國知名幼兒教育家福路貝爾的名言說:「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


 


教育是人類的希望工程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教育的目的,在於讓每一個人具備「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的意願。」


作家劉墉曾寫過「他們這一家」文章敘述趙小蘭的家庭教育;趙小蘭,是華裔在美國政府職位最高的人、擁有白宮學者、花旗銀行傲人的學經歷;劉家父親從小就教導小孩如何招呼客人、人際互動;即使家中有管家也必須自己洗衣、打掃房間跟分擔家務;經濟富裕卻仍就讀公立學校、打工賺取學費;旅遊行程都是家中六個孩子規劃安排;父母親跟著孩子一起讀書學習;劉父嚴格的紀律卻能得到孩子們的自願遵守,而非打壓強迫,靠的就是每周日的家庭會議與溝通;劉墉觀察相信,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與負責,很難有趙小蘭今天的成就。


教育是人類的希望工程。麻省理工學院梭羅教授就說:「教育必然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如果強調高品質、精緻的教育帶來的是忽視個性、增加壓力的一代,那麼人類的希望工程鐵定只是表面的漂亮數據與短暫的美麗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