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下)
進入主題之前,先讓大家看三個表列。
這是我從司法院的公開統計資料中所下載的文件,當我把一筆筆數字填打成表格、用Excel算得昏頭轉向時,竟然發現「總數對不上」?!
我算錢老是算錯、對數字有點失能,這是同學都知道的事情;更何況這是司法院的公開資料ㄟ!年報統計數據ㄟ!這麼重要的資訊,哪可能出錯?所以我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哪裡沒有搞清楚?(轉貼小畫家編輯,所以還是會模糊唷!拍謝!)
第一份比照圖是「高等行政法院行政訴訟第一審終結事件性質分類—按年別分」與「高等行政法院行政訴訟事件辦理概況—按年與機關別分」。照理說,「第一審終結」不管怎麼分類,總數應該相同,可是除了民國89年與90年的數據是一樣的,其他年份都不同!
再來同樣是「高等行政法院行政訴訟第一審終結情形」統計,只是一個按照「年與訴訟類別分」、另一個是民國98年的「按性質分類」,光核對98年的數字,總數卻是不同的5983、5920;我一一比對發現問題出在「其他」項。
但下表(數字比較少的5920)有備註說明:「本表不含改變訴訟程序事件」。
害得我已經很辛苦算出來的表格,完全混亂,不知道該如何重新計算?
最後我決定「將錯就錯」,計算哪份資料就用哪份資料的數據……=”=……,所以各位就別質疑為何數字不同,也體諒我這個數字失能的人,我想「本表不含改變訴訟程序事件」或許是數字不同的關鍵所在。
話說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北律師公會稅法委員會、憲法及行政法委員會在11月30日 招開記者會,公佈了2010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監督評鑑計畫成果報告;過去司改會三不五時就會針對各法庭或法官作評鑑,而這卻是行政法院成立10年來的第一次。
新聞重點大致如下:
1、 一般來說,法官具體違失情形並不嚴重,但「法官開庭實況」文字紀錄仍顯示:部份法官在「法官言行態度」、「給予民眾陳述機會」、「偏袒行政機關」、「對人民聲請調查證據態度」、「協助民眾爭點整理」、「其他問題」等六大評鑑項目上,有執行職權不當的問題及缺失。
2、 「稅捐」案件的「法院判決理由」與「行政機關答辯之理由」相似度過高,令人不禁懷疑這些法官是否有抄襲、不敬業之嫌,以致喪失中立客觀之立場。
3、 98年度高等行政法院稅捐判決僅16.05%有利民眾,最高行政法院稅捐判決僅5.94%有利民眾。
4、 最高行政法院稅捐案件結案速度明顯慢於一般行政訴訟案件,納稅義務人因此損失鉅額利息。
有關「法官開庭實況」暫且不談;但參訪的同學不妨對照旁聽李法官庭的整體觀察。
(我個人是覺得在這六大評鑑項目上,李法官的表現很襯職;光就不偏袒行政機關與協助民眾整理爭點上,我就給高分啦!聽了很爽!^^)
其餘問題重點幾乎都在「稅捐」問題上。
以下資料雖非針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個別統計,但應該有助於大家對行政訴訟事件性質的概念。
依照司法院公布的高等行政法院統計資料,案件類型共分為34項:
稅捐、關務、商標、專利、土地、建築、營業、交通、礦業、戶政、專門職業、水利、入出境、環保、衛生、出版、教育、勞工、保險、國家賠償、廣播電視、漁業、人民團體、考銓、國防、林業、農業、福利、著作、光碟管理、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植物品種及種苗、公平交易、其他。
我將其中幾個可能大家比較關心與注意的類型抓出來做統計列表:
l 稅捐/建良老師上課也說這是最大宗案件;果然從91年起都是穩定維持在35%上下。若再比對近三年來的整體敗訴率都約6成,民眾要打贏稅捐官司還真不容易。
l 保險/91年起也在5%至7%左右,但是90年暴增的3萬多件,讓我很不解?
依另一份「高等行政法院行政訴訟第一審事件終結情形」統計資料來看,90年當年「裁定駁回」件數高達32336件(見上一篇行政法院參訪),兩者間是否有關聯?
l 國家賠償/95年與96年也有激增的數據。
l 環保/90年到92年間也爆量。
l 考銓/應該是跟公務員最有關係的,96、97年案件也爆增。
l 教育/96年的數據也很突出。
l 智慧財產法院是民國97年7月設立,「專利」與「商標」案件類型在98年銳減,是必然現象,但是十年來,著作、光碟管理、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植物品種及種苗等四項案件數為0;出版也只有零星分布的5件/10年總數。那麼這些相關案件都跑哪去了?普通法院?還是真的都沒有案件?
從這些數據應該可以看出某些端倪吧?爆量應該就是當年有些什麼事件?什麼法令政策?
只是我所學不精、不具慧根、數字失能、不夠關心國家大事,想不出任何連結!
大家就參考參考吧!………………………(待續)
留言列表